自古以來,擺地攤就被貼上了“影響市容”、“占道經營”、“不易管理”、“影響環境”等標簽,曾經一度被全面禁止。最近,因李克強評價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加上中央鼓勵“地攤經濟”的發展,讓地攤經濟走向合法合規。
而與地攤經濟相類似的共享出行行業,曾經因共享單車的野蠻發展也一度被貼上了“影響市容”、“違規占道”、“城市垃圾”等標簽。在共享單車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沒完全消除的情況下,共享電單車悄然興起。只是這一次,大家都懂得了收斂。作為湖南首家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黃鴨出行董事長表示,將秉承“綠色環保,解決城市短途出行”的初心,嚴守國標規范運營,讓共享出行成為城市交通的有益補充。
新國標車型,降低風險概率
近年來,家庭自有電動車暴露出一些安全問題,分散式的民用電充電常引發惡性火災事故,全國每年因電動車引發的火災約2000起。此外,所調查統計大量保有的電動自行車使用率低,2.5億輛電動自行車中62.7%的電動自行車(約1.5億輛)每日騎行時間不足一小時,也就是說大部分時候保有的自動自行車大部分時間都是停留在室內或者室外。
而共享電單車在滿足同樣出行需求的前提下,用共享電單車將1.5億輛低頻使用電動自行車完全替換,最大程度減少長期停放的風險概率,減少的2700億購車成本又可轉移至消費市場。并且,共享電單車完全按照新國標要求生產,通過集中式倉庫布局、完善消防設施設置來確保充電環節安全最大化,預計每年可減少60%的電動自行車火災數量。
拉動就業、加速產業升級,讓人間煙火更盛
李克強總理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這是天大的事情?!比绻亦l能有良好的就業機會,誰愿意奔波萬里?所謂人間煙火,首先是有“人”,人留下了,“煙火”也就更盛了。而共享電單車的發展將創造上萬個運維、換電等崗位需求,解決當地的部分就業需求,同時也將促進電單車淘汰更新,刺激電單車產業升級,并減少電單車盜搶等社會治安問題。
滿足3-10公里的通勤、消費性出行需求
考慮到出行時間和舒適度,3-10公里的通勤、消費性出行需求,靠人力騎行的單車已難以實現,而部分城市特別是縣城,公共交通可能又不夠靈活,共享電單車無疑成為了該出行距離范圍內最合適的交通工具。
就像曾經的地攤經濟面臨的許多問題,比如不易管理、占道經營、環境問題等,如今的共享電單車也將面臨許多管理上的考驗。小黃鴨出行董事長表示“在百花齊放的共享電單車行業,誰能把管理規范化、制度化,誰就能長遠地 走下去。共享出行最終要真正去解決民生問題,真正成為城市交通的有益補充才可能長遠發展?!?/span>